指揮 & 鋼琴合作

藝術總監|李熙毅
Artistic Director | Hsi-I,Lee
現任基隆市雨韻合唱團藝術總監及指揮
曾任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合唱課老師,
國際獅子會A3區合唱團指揮,
天主教志工合唱團指揮,
國立實驗合唱團男高音聲部長,
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男高音聲部指導老師。
天主教佳播聖詠團聲樂指導。
助理指揮|石麗兒
Assistant Conductor|Li-Er, Shi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系學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第十屆「傑出校友」
曾任
基隆市中華、建德國小音樂老師
基隆市成功國小音樂班音優組長
基隆市雨韻及教師合唱團鋼琴合作
台北市教師合唱團團員現任
「NTSO藝文推廣室內樂系列音樂會」訪視委員
基隆市雨韻合唱團團員兼助理指揮
基隆市拾音合唱團指揮


鋼琴合作|鄭琳瑩
Piano | Lin-Ying, cheng
曾任
基隆海燕合唱團鋼琴合作
社區大學合唱團鋼琴合作現任
雨韻合唱團鋼琴合作
忠孝國小直笛團、基隆市長興國小、和平國小直笛團指揮
榮譽指揮|呂錦明
Honorary Conductor|Jin-Ming, Lu
呂錦明老師是臺灣客家音樂的重要推動者,自1963年自花蓮師範畢業後,於基隆和平國小任教,同年開始擔任基隆雨韻合唱團指揮,長達近五十年,為推廣合唱藝術貢獻良多。
1967年加入「民歌採集隊」,與史惟亮、許常惠等教授調查臺灣民歌,積極投入傳統音樂保存。曾任中華民國合唱協會秘書長,並於多所學校及社區合唱團擔任指導,培育眾多音樂人才。
1991年與姜雲玉女士創立「台灣客家山歌團」,致力推展客家音樂,並曾帶團赴美加巡演,將臺灣聲音推向國際。2013年創作客家歌舞劇《義民禮讚》,2018年於基隆首演,深獲好評。
呂老師亦發行個人專輯、參與出版《客家歌謠選集》等作品,是臺灣音樂界深具影響力的指導者與文化傳承者。


盧能榮教授
盧能榮,文化學院主修理論作曲,先後師事馬水龍教授、史惟亮教授、游昌發教授。
1984年移居美國,深得百老匯音樂大師Dr. Albert Harris的教導,對盧君日後的創作思維啟迪甚深。旅美期間,在音樂創作上曾多次受到蕭泰然教授的指正與激勵,受益匪淺。

馬水龍教授
馬水龍(1939年7月17日-2015年5月2日),出生日治臺灣基隆的音樂大師,是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在擔任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期間創辦「春秋樂集」,為臺灣一代音樂創作者開啟了更寬廣的發表作品舞臺。

計大偉教授
臺灣低音提琴之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改制創校元老計大偉教授,祖籍江蘇無錫,民國十二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月二十四日)生於北平。計大偉教授於民國三十六年抵臺定居,貢獻所學推動樂教垂五十年,於40、50年代對臺灣音樂教育,全方位投入,多元推廣,貢獻卓著,影響深遠。
基隆極樂寺佛光合唱團、仁愛媽媽合唱團指揮。
臺灣著名合唱指揮家;1938 年 3 月 6 日出生於板橋。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多年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其以合唱指揮為一生職志,近五十年間,累計達數百場的音樂會演出,足跡遍佈世界各國;演出曲目廣泛,涵蓋宗教歌曲、藝術歌曲、清唱劇及歌劇與臺灣及各地民謠等,為臺灣合唱音樂發展之重要影響與貢獻者。
李忠男老師,1940年出生花蓮市,先後就讀明義國小、花蓮中學、花蓮師範。十五歲即隨鄭有忠學小提琴,一路展露音樂天賦,先後進入台北師範學院,並遠赴奧地利維也納音樂院指揮班研究深造。
1958年到1970年間,李忠男回母校明義國小任教,指揮明義國小合唱團、教師合唱團、兒童管樂隊、兒童劇團,並客席指揮花崗國中、國風國中、四維高中合唱團及花蓮青年合唱團;甚至花蓮青年管弦樂團的前身洄瀾管弦樂團,以及花蓮兒童合唱團,都是在李忠男手中創立的,他致力於合唱團音樂編曲與作曲無數,可以說是台灣歌曲的搖籃推手。
李老師一生致力於台灣音樂文化,他編撰融合多元文化精神的台灣歌曲,以「台灣歌、鄉土情」為主題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合唱曲。著作包括《台灣歌鄉士情》、《台灣歌曲樂混聲篇、同聲篇、獨唱篇》及《李忠男合唱作品集》等
陳威宇老師,畢業於天主教輔仁大學樂團指揮碩士,並擁有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學士學位,主修長號,副修鋼琴與聲樂,師承陳秋盛教授與王雅蕙教授。
陳老師曾任擔任石牌澤溪聖詠團、基隆雨韻合唱團及台北聖母顯靈聖牌堂聖詠團的指揮。